|
|
|
|
Red Bull與Mercedes GP車隊發表新賽車 |
|
記者/Hunter Hsu |
本文已被閱讀32,951次 |
|
|
在2011年第一次冬季測試的前夕,許多有志於角逐今年冠軍的車隊紛紛發表了最新的比賽車輛,而志在衛冕的Red Bull車隊與誓言今年將重回爭冠行列的Mercedes GP車隊成為了媒體的目光焦點。
無庸置疑,2010年的代表隊伍是在巴西站提前一站獲得年度冠軍的Red Bull車隊,在收購Jaguar車隊並更名Red Bull的六年之後,這支隊伍終於成為F1史冊上的冠軍車隊之一。9座分站冠軍的成績與另外兩個對手的冠軍總和只差一座。但令人印象更深刻的是Red Bull在排位賽的驚人速度,很難想像澳洲站竟是該隊歷史上第一次兩位車手壟斷頭排出發的位置,兩位車手共創單一賽季15次桿位的成績追平了F1歷史記錄,這個記錄共在F1歷史上共出現過4次,分別是1988與1989賽季的McLaren車隊,以及1992與1993年的Williams車隊,值得一提的是1992與1993年的Williams賽車同樣出自於Adrian Newey之手,或許世界冠軍的保證不是車手、而是車隊科技總監。儘管去年單季15次桿位的記錄是在擁有19場比賽的加長賽季被追平 (不同於以往的單季16站賽程) ,但這仍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雖然在整個賽季中德國小將Sebastian Vettel始終扮演著「追趕者」的角色,但閉幕站的精彩表現讓他在拿下分站冠軍的同時、也改寫了F1歷史上最年輕世界冠軍的紀錄:23歲,也替Red Bull車隊的2010年賽季寫下了一個完美句點。
| | 從RB7賽車在外觀上,我們很清楚能夠發現這輛賽車延續了其前身的設計概念:車鼻依舊是高鼻錐設計,不過位於前懸吊結構前的錐體出現明顯束緊造型。 |
|
F1傳奇設計大師Adrian Newey去年推出的RB6賽車毫無爭議的拿下「年度賽車」的殊榮,這輛賽車以2009年式的RB5賽車為基礎。雖然Red Bull車隊在2009年苦於可靠度不足而輸給Brawn GP車隊,但RB5賽車在該賽季末已是全場最快的比賽車輛。去年底在接受澳洲媒體採訪時,Adrian Newey透露今年的比賽車輛RB7賽車是基於RB6的又一次進化與改良,但賽車的DNA是一致的。這次衛冕冠軍車隊也一改過去兩年「延後測試」的傳統、提早於2月1日就在西班牙Valencia啟用新賽車。RB7賽車是Adrian Newey替Red Bull車隊設計的第五款賽車,新賽車針對2011年對於空力規則的更動進行了最佳化設計,同時搭載了KERS能量回收系統。
| | 去年底在接受澳洲媒體採訪時,Adrian Newey透露今年的比賽車輛RB7賽車是基於RB6的又一次進化與改良,但賽車的DNA是一致的。 |
|
從RB7賽車在外觀上,我們很清楚能夠發現這輛賽車延續了其前身的設計概念:車鼻依舊是高鼻錐設計,不過位於前懸吊結構前的錐體出現明顯束緊造型,而前懸吊結構之後的車身則保留了去年賽車呈正V形 (兩側邊緣較高造型) 。側箱與冷排進氣口的造型變化較小、引擎進氣口也與RB6十分類似。在車輛尾部設計上,RB7延續了過去兩年Red Bull賽車的「拉桿式」後懸吊結構,「拉桿式」結構設計的主要優點是重心較低、體積較小,也能改善車尾的氣流路徑。與去年的較大差異出現在排氣管的出口位置比RB6賽車來的更低,可說是直接貼在車身底板上,這可能是因為「雙層Rear Diffuser」從本賽季開始禁止使用,RB7賽車尾部的Rear Diffuser也簡化為單層,排氣管出口位置較低、所產生的高溫廢氣對Rear Diffuser的影響沒有過去那麼顯著,另外排氣管出口較低、也能降低高溫廢氣對尾翼空力效率的影響。2011年的空力規則禁止與尾翼直接相連的結構,取而代之的是增加了車手可通過方向盤按鈕進行控制的「可動式尾翼」系統,在RB7賽車的尾翼上方能清楚發現「可動式尾翼」系統的機械控制結構。
除了Red Bull車隊之外,另一支受到媒體關注的車隊:Mercedes GP車隊也發表了新賽車MGP W02!2010年Mercedes GP車隊表現低於眾人預期,該隊一共僅三次登上頒獎臺——全都由Nico Rosberg所貢獻,唯一一次從第一排起跑也來自於這位前Williams車手,最終這支隊伍僅保住了車隊排行榜第4位。Mercedes GP車隊的支持者很早就把希望放在MGP W02賽車身上,許多人相信Ross Brawn早在2010年賽季初期其實就意識到了去年不可能獲勝,很難不相信他們不會選擇將更多資源轉移至2011年式賽車的研發上?
| | 從外型來看,新賽車W02完全拋棄了W01的設計基因,幾乎所有的設計都是全新、並且更向Red Bull賽車的設計理念靠近。 |
|
MGP W01賽車底盤的配重從設計初期就發生錯誤,車隊與Michael Schumacher都低估了過去三年F1賽事的變化。2010年的Bridgestone前輪胎抓地力不能有效隨著增加前輪負重的方式而增加。Mercedes GP車隊曾在賽季初期通過增加底盤軸距的方法嘗試增加前輪負載,但並未起到顯著效果。MGP W01賽車從一開始就建立在不成熟的設計基礎上,這支車隊第一個受益於雙層Rear Diffuser卻沒有資源繼續改良,賽車內緊湊的變速箱設計造成了車輛尾部的配重問題,先天性的錯誤導致了後續的改良成效不彰,換上新底盤後的表現也沒有明顯提升,前述缺陷都是W02賽車需要改進的重點。從外型來看,新賽車W02完全拋棄了W01的設計基因,幾乎所有的設計都是全新、並且更向Red Bull賽車的設計理念靠近。主要的變化主要集中在了更窄的車身側箱以及高度提升的鼻錐,前懸吊結構之後的車身也類似Red Bull賽車呈正V形 (兩側邊緣較高造型) 。不過對比RB7賽車、MGP W02賽車的前翼結構與造型仍舊簡單許多。車隊領隊Ross Brawn在接受採訪時透露該隊計畫在西班牙Barcelona賽道進行的第三輪季前測試過程中推出全新的空力套件。Mercedes GP車隊是繼Reb Bull、Toro Rosso、Lotus與Williams車隊之後,第五支採用「拉桿式」後懸吊結構的隊伍,「拉桿式」結構設計的主要優點是重心較低、體積較小,也能改善車尾的氣流路徑。
| | Mercedes GP車隊是繼Reb Bull、Toro Rosso、Lotus與Williams車隊之後,第五支採用「拉桿式」後懸吊結構的隊伍,「拉桿式」結構設計的主要優點是重心較低、體積較小,也能改善車尾的氣流路徑。
|
|
雖然Mercedes GP車隊安排由25歲的德國小將Nico Rosberg負責新款賽車W02的首次試駕,不過對於Nico Rosberg與隊友Michael Schumacher的試駕行程安排仍力求公平。雖然僅是第一天的測試行程,但各隊都十分積極參與,冠軍車隊Red Bull也足足跑了93圈的距離,Sebastian Vettel的最快單圈成績領先最大對手Fernando Alonso將近0.8秒,該隊對這個成績相當滿意。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