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
(多關鍵字搜尋時,請以半形「,」隔開)



日起
日止
(年份請以西元輸入)


5/10/2025
[F1]邁阿密站:Piastri 3連勝,McLaren隊史第51次分站冠亞軍
4/24/2025
[F1]沙烏地阿拉伯站:Piastri奪冠站上車手領先,Leclerc本季首次站上頒獎臺
4/17/2025
巴林站報導:Piastri獨走奪冠,Norris奮力拿下第3名,角田拿下積分
4/14/2025
[LMDh]攜手Acura與Dallara,McLaren宣布2027年重返利曼
4/7/2025
[F1]日本站:天氣穩定比賽平順,Verstappen桿位奪4連勝,Antonelli刷新最快單圈記錄
4/2/2025
向Honda合作的最終賽季致敬,Red Bull車隊推RA272復刻限定塗裝
3/31/2025
[F1]點將錄:角田裕毅:Red Bull身份的最後一搏
3/27/2025
[F1]中國站:Hamilton衝刺賽奪冠,Piastri與Norris包辦決賽冠亞軍,Ferrari雙車決賽成績取消
3/18/2025
[F1]澳洲站:雨勢變化帶來精彩賽事,6車退賽,Norris力抗Verstappen奪冠
3/14/2025
2025年F1賽季即將在澳洲展開,20位頂尖車手展開24場激戰
3/19/2008
F1移除循跡控制效應顯現
記者/Hunter Hsu 本文已被閱讀37,897
剛剛結束的2008年F1賽季開幕戰:澳洲站是取消循跡控制系統(Traction Control)之後的第一場比賽。在這場安全車三度上場、事故多到讓人目不暇接的比賽中,最後只有7輛賽車完成了全部比賽。很多人都沒有料到,取消循跡控制系統會給比賽帶來如此大的影響。

循跡控制系統的作用是在賽車加速時自動地控制後輪驅動力的大小,以便使輪胎的滑動量處於合理的範圍之內,從而保持車輛行駛的穩定性。對於車手來說循跡控制系統可降低車手失誤的概率,客觀上來說也等於降低了駕駛的難度。但由於規則的改變,今年所有F1隊伍不得使用這一輔助設備。從整個澳洲站週末所反映的情況來看,F1車手的失誤明顯增多,加以Albert Park賽道對循跡需求較高的特性,週日的意外可說非常正常。

Lewis Hamilton駕駛的MP4-23無論在領先狀況還是安全車離開後的加速情況下都有良好的表現。

而循跡控制系統起作用的進彎處並非難以應付的區域,只要你的賽車有足夠的下壓力。困難在於如何在進彎時仍維持盡可能高速,這才是考驗真本領的地方——此時循跡控制系統根本幫不上忙。循跡控制系統在F1成為備受關注的話題已經10年,但事實是它或許根本不值得這麼受關注。F1賽車有足夠的下壓力來應付無論多少馬力的引擎——因此循跡控制系統也沒有特別有用(雨天賽道上除外)。它確實能給賽車帶來一定優勢,但這種優勢太微弱,以至於其實無法區分中等水平車手和優秀車手。反倒是採用標準化ECU之後「順便」禁用電子引擎煞車(electronically variable engine braking)對賽車造成的影響遠大於禁用循跡控制系統,因為幫助防止後輪煞車鎖死的電子軟體通過適當鬆開引擎煞車裝置來保持車輪不打滑,好讓車手在進彎時能夠儘量晚煞車。相較於循跡控制系統,這種方式對車手的輔助有用得多。

冬季測試中表現最為穩定的Ferrari和McLaren車隊週日同樣受到了循跡不足帶來的影響,不過從比賽的起跑情況來看,各車隊的應變方案顯然要比想像中的好。縱觀整場比賽,可發現Lewis Hamilton駕駛的MP4-23無論在領先狀況還是安全車離開後的加速情況下都有良好的表現,這主要是由於McLaren對標準ECU仍有最深入的掌握,雖然BMW F1.08賽車在輕油狀態下具有很強的競爭力,但長距離比賽和在安全車離開後的表現還有待加強,McLaren車隊在澳洲站推出了全新空力套件,和Renault R26一樣,MP4-23使用了薄片狀的內凹式尾翼,這樣能將氣流充分的轉化為車輛後部下壓力,同時,賽車在直線道的表現也會更為穩定。

目前看來McLaren MP4-23賽車無論是速度還是穩定性都明顯領先其他對手,但一場比賽的表現顯然不具有說服力,唯一能肯定的是BMW、Williams、Renault這些車隊已經走上了正確的方向,對於衛冕冠軍Ferrari車隊來說,穩定性和單圈表現再次成為了今年最棘手的問題。

2007/12/13 [F1專欄] 移除循跡控制系統影響不大
2007/04/02 循跡控制系統明年將從F1絕跡
2008/03/16 F1澳洲站比賽報導:Hamilton摘下澳洲站冠軍
2008/03/15 F1澳洲站排位賽報導:Hamilton搶得先機
2008/03/12 Mercedes-Benz推出新款SL63 AMG擔綱F1安全車
車壇新聞 導入新TRC循跡控制系統,Ford致力提升行車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