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
(多關鍵字搜尋時,請以半形「,」隔開)



日起
日止
(年份請以西元輸入)


4/2/2025
向Honda合作的最終賽季致敬,Red Bull車隊推RA272復刻限定塗裝
3/31/2025
[F1]點將錄:角田裕毅:Red Bull身份的最後一搏
3/27/2025
[F1]中國站:Hamilton衝刺賽奪冠,Piastri與Norris包辦決賽冠亞軍,Ferrari雙車決賽成績取消
3/18/2025
[F1]澳洲站:雨勢變化帶來精彩賽事,6車退賽,Norris力抗Verstappen奪冠
3/14/2025
2025年F1賽季即將在澳洲展開,20位頂尖車手展開24場激戰
11/26/2024
四連霸!Red Bull車隊 Max Verstappen拉斯維加斯站提前封王,F1史上第5位四連冠車手
11/8/2024
[F1回顧]巴西站:Verstappen雨地驚人發揮,17位奪冠,年度冠軍地位回穩
11/8/2024
[F1]墨西哥站:Ferrari連續奪冠,Verstappen加罰20秒,Norris積分大幅追近
11/6/2024
[F1]美國站:Ferrari回神拿下冠亞軍,Verstappen衝刺賽奪冠拉大分差
10/11/2024
[F1回顧]新加坡站:Norris桿位奪冠,Ricciardo告別作搶走最快單圈讓年度冠軍更為膠著
4/15/2013
F1中國站正賽報導:Fernando Alonso奪下本季首冠
記者/Hunter Hsu 本文已被閱讀16,765
馬來西亞站結束三週之後,F1車隊們抵達中國上海、準備開季亞洲三連戰的最後一場:中國站GP大賽,賽季初期的海外賽程 (澳洲、馬來西亞、中國和巴林站) 一直被各車隊視為歐洲戰場的「熱身賽」,也是觀察對方陣營今年新賽車有多少斤兩的時機。台北時間4月14日下午3點,2013年F1中國站在上海國際賽道正式起跑,最終西班牙車王Fernando Alonso藉由起跑時的精彩超車加上完美執行三次進站策略摘下分站冠軍,Louts車手Kimi Räikkönen雖然在比賽中前鼻錐受損,但仍堅持駕駛受損的賽車完賽並獲得分站亞軍,週六拿下桿位的Lewis Hamilton則以第3位完賽。

最終Fernando Alonso以10.1秒的優勢奪冠(也是西班牙車王的本季首勝),Kimi Räikkönen和Lewis Hamilton分獲第2位與第3位。

2012年中國站回顧

2012年中國站週日正式比賽起跑之後,Nico Rosberg迅速在1號彎守住了自己的桿位領先位置、德國車王Michael Schumacher則排在第2位,經驗不足的小林可夢偉則遭到後方車手的超越。兩位McLaren車手表現出色:Jenson Button連升兩位之後排在第3位、Lewis Hamilton從第7位衝到排名第4位的Kimi Räikkönen後方。德國車王Sebastian Vettel不但昨天排位賽失常、今天的起跑也糟糕透頂,他連跌4個位置掉到第15位!

比賽進行至第13圈時,Michael Schumacher和Fernando Alonso同圈進站換胎,然而Mercedes AMG賽車的右後輪在出站後出現問題,德國車王今年的中國站征途也被迫提前結束。Fernando Alonso在第28圈完成第2次進站換胎作業 (選擇換上軟胎) ,Kimi Räikkönen也在同一圈進站 (換上中性胎) ,此時各隊已經看出採用不同的比賽策略。比賽進行至第31圈時,位於第4位的Jenson Button憑藉DRS系統的優勢強勢超越Sebastian Vettel並上升至第3位。而德國車王Sebastian Vettel因為採用了激進的「兩次進站」戰術,這讓他在比賽還剩下3圈的時候依舊位居第3位。不過比賽還剩一圈時,德國車王沒能抵擋住後方Lewis Hamilton的進攻而被超越,此時Nico Rosberg同樣依靠兩次進站的優勢拉出了22秒的領先優勢。

最終經過了56圈的爭奪之後,Nico Rosberg在沒有受到多少威脅的情況下、順利獲得了個人參加111場F1分站比賽之後的第1座冠軍,這場勝利也成就了Mercedes AMG車隊成軍參加53站比賽之後的第1座分站冠軍。

2013年中國站起跑前重要資訊

今年中國站GP大賽迎來10週年紀念的里程碑,本週末具有歷史意義的另一件事是效力Caterham車隊擔任替補車手的上海車手馬青驊在週五頂替Charles Pic參加第一次練習時段並在家鄉父老面前成功完成了20圈的測試行程。作為最具挑戰性的賽道之一,上海賽道對輪胎策略的運用向來要求嚴苛,而輪胎策略的巧妙運用也是在此奪冠的關鍵。輪胎對取得賽車調校的成效在上海賽道也是重要關鍵,對前輪軸而言尤其如此。上海國際賽道的彎道 (尤其是1號彎) 給賽車前胎造成了巨大負荷,車手必須小心駕駛以避免過快磨損換胎。與Sepang賽道相比、上海賽道路面對輪胎的損耗較低。

中國站週末Pirelli輪胎廠帶來了P Zero白色中性胎和P Zero黃色軟胎的組合。Pirelli輪胎工程師預測軟胎在比賽中大概能維持11到12圈,而中性胎能維持大約18圈左右,兩種配方的單圈成績差距約為1.5秒。這表示正式比賽中、車隊有可能採取「三次進站」策略。但隨著各隊對新輪胎配方的掌握經驗逐漸增加,也沒有人也不排除「兩次進站」的可能性。正賽策略應該還是2停和3停的選擇題,不同的車隊會有不同的考慮,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如果能比對手少進一次站而又不以損失單圈成績為代價,則該車手在比賽中將享有顯著優勢,因此也沒有人能小覷Lotus或Force India車隊的奪冠機會。

中國站週末Pirelli輪胎廠帶來了P Zero白色中性胎和P Zero黃色軟胎的組合。Pirelli輪胎工程師預測軟胎在比賽中大概能維持11到12圈,而中性胎能維持大約18圈左右,因此「三次進站」策略將有可能是多數車隊所採取的策略。

正式比賽開始前賽道上空氣溫為攝氏27度,賽道路面溫度為攝氏37度,氣溫較週六下午略低一些、但仍十分適合賽事舉行。Red Bull車隊在週六排位賽之後更換了Mark Webber的變速箱並對調校進行了修改,這意味著澳洲老將今天必須從維修區出發,Mark Webber選擇使用軟胎起跑。

比賽起跑:Ferrari雙雄順利取得領先位置

比賽正式起跑之後,桿位車手Lewis Hamilton的起跑表現相當不錯,他馬上搶入內線並佔有優勢、最後成功守住了領先位置,後方車手中Kimi Räikkönen的起跑並不理想,Fernando Alonso趁機從外線超越並上升至第2位。而西班牙車王的隊友Felipe Massa也順勢衝上第3位並把芬蘭車王擠下至第4位。從維修區出發的Mark Webber以軟胎起跑,但車隊隨即安排澳洲老將在第2圈進站換上中性胎,這意味著Mark Webber在接下來的比賽都可用中性胎衝刺。

前方的Lewis Hamilton雖然守住了領先位置,但他領先後方的Fernando Alonso僅有0.3秒的差距,同時Felipe Massa也只落後西班牙車王0.3秒,在位居第4位的Kimi Räikkönen距離Felipe Massa約0.6秒。前四位車手都處於DRS系統的進攻範圍之內。比賽第5圈時,Fernando Alonso在直線道利用DRS系統從外線成功超越Lewis Hamilton取得領先位置,同一時間在後方的Felipe Massa也趁機從內線完成了對Lewis Hamilton的超越,此時比賽轉為對紅軍極為有利。

比賽第5圈時,Fernando Alonso在直線道利用DRS系統從外線成功超越Lewis Hamilton取得領先位置,同一時間在後方的Felipe Massa也趁機從內線完成了對Lewis Hamilton的超越。

第一次進站:Mark Webber遭遇厄運退賽

比賽進行至第6圈,由於Mercedes AMG賽車輪胎的性能急劇退化,Lewis Hamilton、Nico Rosberg率先完成第一次進站並雙雙換上了中性胎。而Adrian Sutil在14號彎被錯過?車點的Esteban Gutierrez追撞,尾翼損壞的Adrian Sutil只能進站維修,之後卻發生了排氣管起火意外而退出比賽。Fernando Alonso和Kimi Räikkönen也在第6圈完成第一次進站換胎,巴西車手Felipe Massa則在第7圈也進站換上新胎。比賽至此轉變為尚未進站的Nico Hulkenberg和Sebastian Vettel領跑比賽。比賽第8圈Fernando Alonso在完成第一次進站的車手中位居領先,後方則是Lewis Hamilton、而Felipe Massa此時位居第12位。

比賽進行至第10圈,由於Felipe Massa的輪胎狀況比前方的Mark Webber更好,所以巴西車手十分輕鬆使用DRS系統超越Red Bull車手,隨後巴西車手又超越Valtteri Bottas之後並上升至第10位。比賽第12圈Fernando Alonso在連續超越兩位車手後上升至第4位,而前方領先的Sebastian Vettel與Nico Hulkenberg同時進站換胎。此時Mark Webber與Jean-Eric Vergne在彎道內發生相撞意外,澳洲老將由於賽車前翼受損被迫進站,但重返賽道後不久他發現賽車右後輪出現問題,同時賽車變速箱也似乎不能正常運作,最後Mark Webber只能選擇在比賽第16圈提前收工。

重返賽道後不久Mark Webber發現賽車右後輪出現問題,同時賽車變速箱也似乎不能正常運作,最後Mark Webber只能選擇在比賽第16圈提前收工。

第二次進站:Fernando Alonso繼續保持領先

比賽進行至第19圈,Felipe Massa和Nico Rosberg同時執行第二次進站換胎,比賽情勢轉為Jenson Button在前方領跑,此時英國車王的中性胎已經堅持了超過20圈。一圈之後Fernando Alonso超越Jenson Button並奪回領先位置,隨後兩位車手在同一圈進站。出站之後Fernando Alonso依然守在前方,但英國車王已經通過「晚進站」策略獲得了不少時間優勢。比賽第21圈、位居第3位的Lewis Hamilton與第4位的Kimi Räikkönen同時完成第二次進站換胎,返回賽道之後兩位車手保持原有排位,由於賽車受損輕微,芬蘭車王並未更換受損的鼻錐。

比賽第21圈、位居第3位的Lewis Hamilton與第4位的Kimi Räikkönen同時完成第二次進站換胎,返回賽道之後兩位車手保持原有排位,由於賽車受損輕微,芬蘭車王並未更換受損的鼻錐。

比賽進行至第24圈,Nico Rosberg因輪胎洩氣而不得不退出比賽。而Fernando Alonso憑藉輪胎優勢一路超車前進,在比賽第30圈又十分輕鬆地完成對Sebastian Vettel的超越,西班牙車王再次重返領先位置。在成功超車之後,西班牙車王平均第一圈的速度都比Sebastian Vettel快了將近1秒。Sebastian Vettel在32圈以第2位順位完成第二次進站換胎 (換上一套中性胎) ,由於Sebastian Vettel至此尚未使用軟胎、可以判斷德國車王將使用「三次進站」策略,返回賽道之後他排名第5位。比賽至此、前10位車手中其中只有以省胎著稱Jenson Button仍然以第二套輪胎在賽道內堅持。

 
 

第三次進站及尾聲:Fernando Alonso順利奪冠

比賽進行至第34圈,Kimi Räikkönen以第3位的順位完成第三次進站換胎,他也是領先車手中第一個使用第四套輪胎的車手。比賽第36圈Felipe Massa和Nico Rosberg再次同時進站,Ferrari車隊技師高效率的換胎作業幫助巴西車手提前返回維修區通道並成功超越對手,這可說是一次成功的進站換胎作業。比賽進行至第37圈Lewis Hamilton以第2位的身份完成第三次進站換胎,返回賽道後他卻位居Kimi Räikkönen之後,這可說是一次失敗的進站策略。比賽第41圈Fernando Alonso以領先車手的身份完成最後一次進站換胎,重返賽道之後西班牙車王剛好處在仍使用第三套輪胎的Sebastian Vettel身後,Fernando Alonso利用輪胎優勢輕鬆超越對手並繼續保持領先。

在最後4圈的比賽過程中,Sebastian Vettel向前方車手發起猛烈追擊,但最後仍無法改變比賽結果。

比賽進行至第47圈時,Fernando Alonso已將領先優勢拉大至5.4秒,尚未完成第三次進站換胎的Sebastian Vettel則位居第2位。Jenson Button最終在第50圈完成了自己的第二次進站換胎,Sebastian Vettel則是在第51圈完成了自己的第三次進站換胎 (換上一套新的軟胎) 。此時Fernando Alonso領先後方的Kimi Räikkönen已經有11秒之多,在最後4圈的比賽過程中,Sebastian Vettel向前方車手發起猛烈追擊,但最後仍無法改變比賽結果。最終Fernando Alonso以10.1秒的優勢奪冠,Kimi Räikkönen和Lewis Hamilton分獲第2位與第3位。

排名第4位至第10位的車手分別是:Sebastian Vettel、Jenson Button、Felipe Massa、Paul di Resta、Daniel Ricciardo、Romain Grosjean和Nico Hulkenberg。中國站結束之後,F1車隊將立即轉戰中東準備下週的巴林站GP大賽。

● F1中國站正賽成績

2013 GP 中國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