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GP
中國站
China
排位賽:2018/04/14 06:00 (台北時間 04/14 14:00)
正 賽:2018/04/15 06:10 (台北時間 04/15 14:10)
April 15, 2018
城市 Shanghai
賽道名稱 Shanghai Intel. Circuit
賽道長度 5.451 km
總圈數 56
比賽總長度 305.256 km
排位賽成績正賽成績
[F1]中國站決賽:Toro Rosso莫名鬩牆改寫戰局,Red Bull靈活換胎策略技壓Ferrari與Mercedes AMG,Ricciardo拿下冠軍
[F1]中國站排位賽:Vettel在最後一刻超越Raikkonen拿下桿位,Ferrari包辦頭排,Mercedes AMG雙雄在半秒之外
1 D. Ricciardo Red Bull Racing
2 V. Bottas Mercedes AMG
3 K. Räikkönen Ferrari
4 L. Hamilton Mercedes AMG
5 M.Verstappen Red Bull Racing
6 N. Hülkenberg Renault Sport
7 F. Alonso McLaren
8 S. Vettel Ferrari
2018年F1賽季的第3站賽事,將在中國上海賽道舉行。自2009年移起上半賽季起,中國站均在4月中旬舉辦,大多為賽季中的第3站或第4站。2017年由於賽曆的調整,中國站挪前至4月上旬舉辦,而且是賽季的第2站,成為史上最早舉辦的中國站賽事。2018年賽季再次調整回4月中旬及年度的第3站。

賽程時間表

2018年F1第3站中國站賽程時間表 
活動項目臺灣時間
第1階段自由練習04/13 星期五1000-1130
第2階段自由練習04/13 星期五1400-1530
第3階段自由練習04/14 星期六1100-1200
排位賽04/14 星期六1400-1500
決賽04/15 星期日1410-1610

Liberty Media在巴林站公開了其對於2021年F1賽事規則的修改方向,針對動力系統、成本、營收、運動及技術規則、賽事管理等提出其看法。

在動力系統部份,Liberty Media認為F1的動力系統應該更便宜、更簡化、聲浪更大、動力更大,同時減少必要的排位罰退。同時必須維持與市售車動力系發展相關、維持油電混合動力設計,同時又是專為F1賽事所打造;其規則必須是能吸引新的動力系統供應商加入,同時確保私人車隊取得與廠隊相同性能的動力系統。在成本部份,Liberty Media會推動統一規格共用零件、限制車隊預算上限、節制經費使用方向等。這些與Liberty Media在2017年賽季所做的公開表示以及Ross Brawn對外說法是一致的,外界也相信就是是去除MGU-H以及拉平廠隊與私人車隊性能的發展方向,這對於吸引Porsche、Cosworth等新供應商加入是有極大的幫助,亦能促進F1更為多元而多變。

Ross Brawn(右)與Liberty Media正全力打造2021年之後的F1規則,將影響2021年之後F1賽事的走向。

這樣的作法也是近期讓Ferrari以及Mercedes AMG等大型廠隊覺得不滿,認為會削除F1傳統獨特性的作法,Ferrari甚至揚言退出這項全勤的賽事。關於這點,Liberty Media在公告中營收部份亦做出了回應。Liberty Media維持其一貫營收分配應該更公平的論點,但在這次加入了F1歷史及獨特的價值將會繼續維持的論點。外界均認為這是回應Ferrari的抱怨,表現將會保留Ferrari特別獎金以及特別否決權。


至於其他部份,Liberty Media表示要提高F1的競爭,增加超車的機會,將技術不斷推展的F1傳統之下,仍要讓車手技術成為F1賽事的核心,同時簡化F1賽事的管理及運作架構。

整體而言,略做修改的2021年草案,在車迷之間獲得不錯的評價,車隊的反應亦不差,至少Ferrari及Mercedes AMG並沒有第一時間跳出來反對。然而這畢竟只是粗略的草案,比較接近於意向的表示,真正對賽事造成影響的,還是Liberty Media與各車隊經過嚴密法律程序討論之後產生的明確規定。在正式出爐之後,全球車迷方能更清楚了解F1賽事的可能發展。

維修區作業還會再影響戰況嗎?

2018年賽季至今的2場比賽,改變戰況最大的變數,完全出乎全球車迷的意外:維修區作業。

在首站的澳洲站,從第3排出發、局勢大好的Haas車隊,因為左後輪團隊在換胎安裝時鎖到崩牙,結果2輛賽車全數退賽。在第2站的巴林站,Ferrari的Kimi Räikkönen在第2次進站後,同樣是左後輪的拆卸出了問題,讓工作人員小腿骨折,也讓Räikkönen當場退賽,讓Sebastian Vettel孤立無援,差點失去了冠軍獎盃。

Räikkönen在巴林站的第2次進站帶來工作人員嚴重的傷害,也讓Ferrari在海外征途上損失1名老手,是否造成後續影響,有待觀察。

有一種說法是現今輪胎尺寸過大、重量過重,在毫秒必爭的F1進站中,成為工作人員極大的挑戰。然而2018年輪胎與2017年輪胎的尺寸相同,這現象在2017年賽季並沒有出現,如此卻連續2站出現,著實令人著疑。


Haas車隊在加強訓練之後,順利在巴林站拿下好成績。Ferrari則是海外爭戰途中折損了1名老手,是否會造成維修區作業的其他問題,將是中國站觀察的重點。至於是否還有其他車隊會同樣因為維修區作業問題而改變戰局,亦是值得觀察的重點。

Mercedes AMG的失利與Ferrari的連勝

雖然2017年開季之初,Ferrari亦展現強盛氣勢,但至少Lewis Hamilton在上半季與Sebastian Vettel保持平起平坐的氣勢,但是Mercedes AMG至今1冠未得,這是2014年改動力系統以來的首見。Ferrari在前2站比賽之中展現出的速度與操控性,似乎足以與Mercedes AMG相抗衡。是否Ferrari有機會迎回11年不見的年度冠軍,中斷Mercedes AMG王朝,相信中國站後會態勢會更加清楚。


Vettel已連續2站高舉金盃,Mercedes AMG王朝是否將被打斷?

Honda的成功回擊與McLaren的困境

從季前測試,過去3年背上全球車迷罵名的Honda動力系統,在Toro Rosso車隊的搭檔之下,展現完全不同的氣勢,不但里程高、速度快、耐用度還呱呱叫;相對的,終於如願換上Renault Energy動力系統的McLaren則問題多多,讓車迷不禁想到過去3年是不是怪錯人了。雖然McLaren在前2站均是雙雙拿下積分,進帳超過2017年全年得分7成以上,但2次都沒能進入第3階段排位賽,巴林站還落後Toro Rosso的新人Pierre Gasly,這對這支傳統勁旅而言實在不妙。世界冠軍Fernando Alonso亦承認開季表現比相像中困難。McLaren是否能扭轉劣勢,還是需要回到歐洲主戰場之後才有辦法?


輪胎設定

為增加賽事的變化,輪胎供應商Pirelli倍耐力在中國站首次推「跳躍型輪胎搭配」。

不同於過去F1輪胎的3種配方都是性能相近的連續3種配方,中國站的輪胎配方由白色的Medium及黃色的Soft之後,直接跳到紫色的Ultrasoft。不連續的配方搭配,讓車隊在策略上必須做出不同的調整,增加了賽事的變化。而除了乾地胎之外,中國站在4月的多雨時節,讓綠色的Intermediate以及藍色的Wet輪胎都有極高的出場機率,讓賽事更為多元。

Pirelli倍耐力表示,上海國際賽車場的鋪面抓地力屬於中等,多條大直線與高速彎道,讓車隊的下壓力設定都偏弱。輪胎的磨損普通,但是輪胎承受的壓力偏高,高速彎亦讓其承受偏高的側向力,是相當有挑戰的一個場地。

在設定限制上,前後輪的最低胎壓分別為21.0 PSI以及20.0 PSI,內傾角分別為-3.50度以及-2.00度。


輪胎選擇

面對高速的上海賽道,各車隊紛紛大量選擇2018年賽季首度使用、抓地力全面提升的紫色Ultrasoft輪胎。包含Ferrari、Williams、Haas、McLaren均選擇了8套。而靠著車輛調定優異,一向選擇耐用性的Mercedes AMG車隊則選了6組的黃色Soft輪胎,延續其2017年對於黃色Soft輪台的偏好。至於Force India雙雄則選了多達3套的白色Medium輪胎,與各車隊截然不同。



賽事介紹

崛起中的上海什麼都要有,當然也不能缺少全世界最頂極的賽車運動-F1。
2004年F1在中國這個汽車運動的新興市場上激起中國車迷相當高的回響,也使FIA及各車隊努力的在中國進行多項的活動以及投入更多的資源。中國站的舉辦地點是選在上海這個全中國商業活動最熱絡的城市來進行,希望藉由F1賽事而將全世界的焦點,帶到這個以成為中國的紐約為目標的城市,讓上海不僅是中國最早西化的城市,而且是在國際化的過程中,更進一步的成為東方的倫敦以及中國的紐約。上海市參與全世界最高等級的F1賽車運動,是與國際級運動及商業做了深入的連結,此舉將為F1賽車和上海市推廣賽車運動寫下歷史的新頁。

2004年首屆F1以旋風之勢登陸上海,躊躇滿志的上海賽道總經理郁知非對外公開宣佈上海站的門票全部賣出,門票收入已達到3億元人民幣。多數中國車迷對F1賽道上國際車迷的新奇裝扮、時髦詞語和其他洋味十足的元素感到新鮮不已,數以萬計的人一擲千金地購買著價格比歐洲大陸高出30%以上的各式F1紀念品 (而且賽道內外所販售幾乎都是得到正式授權、索價高昂的官方產品) 。

轉眼,隨著中國汽車工業的成長以及消費能力的提升,F1已在上海國際賽道即將舉辦第15屆的賽事。

歷史紀錄

在2004年開始舉辦F1中國站賽事賽事,2018年已經是第15屆的比賽。所有的中國站賽事均在上海國際賽道所舉辦。前5屆的比賽均選擇在10月中旬舉辦,而自2009年起,舉辦時間提前至4月,2017年的4月9日是歷年之中最早的一屆。

首屆的比賽冠軍是由Ferrari車隊的巴西車手Rubens Barrichello所拿下。總計14屆比賽之中,Lewis Hamilton是表現最為突出的車手,拿下了2008年、2011年、2014年、2015年及2017年共5屆的冠軍。Fernando Alonso則與急流勇退的Nico Rosberg各拿下2次冠軍。因此在這14屆的比賽之中,共有8位車手拿下過冠軍,其他4位車手包含有Michael Schumacher、Kimi Räikkönen以及Sebastian Vettel,亦即除了Barrichello之外,另外7位車手均有世界冠軍的頭銜,其中2005年的Alonso、2007年的Räikkönen、2008年/2014年/2015年/2017年的Hamilton,2016年的Rosberg均是該年度的世界冠軍。

2008年中國站拿下桿位的英國車手Lewis Hamilton從起跑一路領先至方格旗落下,拿下他在中國站的首勝。至2017年止,他已在此處拿下5場勝利,是跑得最得心應手的車手。

值得一提的是,Michael Schumacher於2006年在中國站拿下F1生涯第91場勝利,亦是其職業生涯的最後1場分站冠軍。

中國站是Michael Schumacher生涯最後一勝的場地。

而對於Sebastian Vettel以及Red Bull車隊而言,2009年中國站的勝利,是車隊自2005年成立以來的首次分站冠軍,亦是Sebastian Vettel在Red Bull F1職業生涯的首場勝利。Vettel與Red Bull車隊亦在隔年2010年起,展開了4連霸的偉業。

2009年中國站是Sebastian Vettel與Red Bull車隊的第1勝。

若以車隊來分析,拜Hamilton於2017年奪冠之賜,Mercedes AMG車隊累計5場勝利,超過了原本並列4場勝利的Ferrari,領先群倫。McLaren則在此拿下過3勝居於車隊第3位,但是其最後一次在此取勝已是2011年由Hamilton所拿下。

McLaren最後1次在中國站的勝利,已是2011年由Hamilton所拿下的。

目前賽道的單圈紀錄,是由Michael Schumacher在2004年所創下,以1:32.238的時間,完成1圈。

2017年的比賽之中,Lewis Hamilton以1:31.678拿下桿位,較2016年Nico Rosberg的1:35.402快上近4秒。Hamilton並順利以1:37:36.158的成績,完成56圈的比賽奪冠。比賽中的最快單圈由Hamilton跑出的1:35.378所拿下,比起2016年的1:39.824,快上近4.5秒。

 
 

賽道介紹

上海國際賽車場位於上海市嘉定區,與上海汽車城和安亭新鎮相鄰,在歷史悠久的安亭鎮東北方,上海國際汽車城旁,可透過多條高速公路,與距離30公里遠的上海市中心與20公里遠的虹橋國際機場相連,交通十分的方便。在賽事之初,嘉定區開發程度不高,賽車場周圍相當荒涼,觀眾必須自行駕車,或是在上海市場搭乘主辦單位安排的大客車方能抵達。然而在超過10年的建設之下,上海國際賽車場周邊已是高度開發,並有地鐵11號線直接連通,讓觀賽更為方便。

開賽之初附近荒蕪一片的上海國際賽車場,現在附近已經高樓林立。

上海國際賽車場整個佔地達5.3平方公里,首期建設的區域為2.5平方公里;首期的總投資金額是26.45億元人民幣;於2002年10月開始興建之後,歷經18個月完成初期的建設成果,包含主看台、副看台、賽場指揮中心、新聞中心、車隊生活區、維修站…等等。其他的2.8平方公里,則是以運動、休閒、娛樂、度假為主要的發展定位,並且結合F1賽車及汽車文化的概念,成為以汽車為主題而興建的多功能度假娛樂區。

上海國際賽車場的新聞中心、貴賓室,橫架在起跑大直線的上方,讓現場形成半封閉式的空間,賽車的引擎聲浪在其中回盪,十分過癮。

上海國際賽車場的賽道及主建築設計是由德國Tilke公司這家FIA所指定的專業賽車場設計公司所承擔,他們在上海國際賽車場的建築中採用了現代造型與中國傳統文化融為一體的設計理念。因此其賽道的造型是中文的「上」字,以與上海的名稱相稱。從地圖上,這個「上」字約略呈現橫躺設置,以第1劃的直豎做為起跑大直線,約略是東西方向,最長的直線則是西北往東南方向設置。

上海國際賽車場總共提供了20萬個觀賞席,其中包括了主、副看台的5萬個座位,其他的15萬個觀賞席位為坡道上的臨時看台。而「上」字型的主賽道長度為5.451公里;其中包括了9條直線路段與14個彎道;在長達1.175公里的直線路段上可以飆到時速335公里左右的高速。

賽道攻略


賽車自上海賽道位在「上」字型一豎的直線路段中的起跑區出發。車手在起跑之後可以盡情的將油門踩到底,F1引擎的超強馬力讓賽車在起跑時展現加速的暴力美學。在比賽當中這條上坡的直線路段可以讓車手盡情的將賽車衝刺到時速330公里的高速。在直線路底接著是迂迴宛若線圈一般複雜的彎道區。車手在大腳油門的高速衝刺之後,在進第1號彎以前會在瞬時之間將車速降至230公里以下,然後進入第1號彎這個高達180度轉向角的大半徑彎道之中。車手必將先在這裡爭取領先的優勢。車手在第1號彎取得領先的優勢之後,亦不能掉以輕心!因為緊接著的是第2號的小曲率右彎與之後的第3號左彎,從第1號彎的內側路線轉入第2號彎,然後要在短暫的直線路上往左切,以進入第3號左彎的過程中讓走在外側路線的車輛可以乘此機會佔住進入第3號彎的內側路線,而搶到領先的位置。由於在直線路底的車速高達時速330公里,而在第1號彎中的速度降低到時速140公里,在進第3號彎時只剩下約100公里左右,一大群賽車擠在這一組連續彎道中,在轉向的同時還必須減速,再加上轉換在賽道的內外側位置,車手們在爭先時的驚險將考驗車手的駕駛經驗以及操控車輛的智慧了;上海賽道將成為F1賽程中起跑動作最難處理的一站。就F1賽事的經驗來看,車手在上海站起跑後通過第1到第3號彎道之間的爭道考驗後,大概前半段的車手排名即將底底定。

通過1號彎之後,2號與3號彎狹窄而且角度大,亦是發生碰撞的熱點。

出了第13號彎後是全場最長的直線道。
賽車在慢速的通過第3號彎之後,可以輕易的通過同為左彎的第4號彎。賽車在走完第1號彎到第4號彎的路段時,賽道的水平高度已經驟降了12公尺,在下坡的彎道中因車身重心的變化,將影響到車手在處理彎道時對於車輛的操控的技巧。在通過第4號彎之後來到上字的短橫處,在這裡幾乎一路到底的直線路上,車手僅需處理略微右彎的5號小彎,因此車速將再次達到時速300公里以上。在橫劃末端的第6號髮夾彎,其迴轉半徑為18.7公尺,因此車手必須急速煞車至時速90公里,始能能順利通過彎道。在賽車的車頭掉轉180度之後,連接的不是和剛才一樣的直線車道,而是由第7與第8號彎所組成的大半徑S型彎道。在這段路上車手必須保持圓滑的路線,並且以時速270公里以上的高速脫離彎道。在接下來的第9號與第10號彎是菱角分明而大約呈90度的彎道,因此車手在這裡必須大幅降低車速到時速130公里左右。

出了第10號彎之後接下來的又是可以讓F1引擎盡情發揮的直線路段,在進入第11號彎道之前,車手可以將賽車的速度提升到時速300公里左右的高速。在直線路段的盡頭接續的是一個左轉超過90度,形勢銳利的第11號彎,賽道的大曲率變化設計,使賽車在通過彎道時的極限速度只有時速110公里。因此在通過S型彎道之後的路段,將是煞車系統與引擎再加速性能的一大考驗。緊接著的是右彎的第12號彎與固定半徑的第13號彎,在二個彎道中由於轉向半徑的加大,讓車手在彎道中就可以不斷的加速,車手們都在勉力承受極高的側向加速度之下不斷的提高車速,當賽車在脫離第13號彎時的車速將再次提升到時速270公里左右。在以時速270公里彈出第13號彎之後,迎接的是全場最長的直線路段,賽車在油門全開的情況下將有機會在直線路段的底端挑戰時速330公里的極高速。這裡不僅是考驗引擎的動力輸出,其是對於單圈成績的影響也是最大的。

稍微點一下煞車,然後全油門衝過第16彎,如此一來才能在主直線道的尾端跑出夠快的時速。
結束在直線路段的衝刺之後來到了第14號彎,這裡是上海條賽道中曲率最大而且最為狹窄的彎道。在僅有10.07公尺的迴轉半徑之下,賽車過彎的上限速度為時速75公里左右;在直線路段上以時速330公里的速度衝刺之後,車手還必須非常精準的盡可能在最後關頭才重踩煞車,以期望能夠爭取到較好的成績,如此卻必須面對在入彎時因為速度太高而衝出賽道的風險。順利的通過第14號彎以後,車手利用形勢逐漸展開的彎道將車速逐漸拉升,並且在回到直線路上已加速到時速260公里左右。然後再急速的把車速降至時速195公里左右,以抓地力的最大極限加速,以爭取彈射出第16號彎時的最快速度,如此才能夠讓賽車帶著引擎尖銳的叫聲在起跑區的大直線路段上,再一次的衝刺到時速330公里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