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GP
亞塞拜然站
Azerbaijan
排位賽:2023/04/28 13:00 (台北時間 04/28 21:00)
正 賽:2023/04/30 11:00 (台北時間 04/30 19:00)
April 30, 2023
城市 Baku
賽道名稱 Baku City Circuit
賽道長度 306.049 km
總圈數 51
比賽總長度 15608.499 km
2023年F1賽季的第4站,Azerbaijan亞塞拜然共和國首都Baku巴庫。巴庫位於世界最大內陸湖泊裏海的西岸,是觀光勝地。2023年是是亞塞拜然舉辦F1賽事的第7年,卻僅是第6屆比賽,因為2020年賽事因為COVID-19疫情而取消。所有的賽道設備均是2016年方才興建完成,賽道主體則是以巴庫的街道區隔而成。

2023年F1賽季的第4站,來到裏海西岸的Azerbaijan亞塞拜然共和國首都Baku巴庫。

賽程時間表

2023年F1第4站亞塞拜然站賽程時間表 
活動項目臺灣時間
第1階段自由練習04/28 星期五1630-1730
排位賽04/28 星期五2100-2200
衝刺賽暖身04/29 星期六1630-1714
衝刺賽04/29 星期六2130-2200
正賽04/30 星期日1900-2100

全新衝刺賽賽制

從時刻表中就可以看出本屆賽事的截然不同,因為亞塞拜然GP將是首次採用新制的衝刺賽的賽事。

衝刺賽是Liberty Media接手F1之後為了增加賽事的多元與吸引力,而在2021年所導入的賽制。相對於決賽的305公里,衝刺賽是項100公里左右的短程賽事。

原本的規劃是由排位賽決定衝刺賽的起跑順位,再由衝刺賽決定決賽的起跑順位,同時給於衝刺賽前3名的車手3分至1分的積分。並自2021年以3站進行試辦。

由於積分偏少,卻必須承擔萬一碰撞可能影響到決賽無法正常表現的風險,因此2021年的衝刺賽並不有趣,車手大多是行禮如儀地完成比賽。

Liberty Media並未放棄,至2022年同樣導入3場衝刺賽,並將積分擴大至前8名車手可以取得8分至1分的積分。在積分的吸引之下,2022年的衝刺賽的確表現較佳。

而在第3年的舉辦,F1進一步調整賽制。車隊及車手在周五僅1階段的自由練習之後,便會進行排位賽,決定周日決賽的起跑排位。周六的上午則是舉行Sprint Shootout的衝刺賽排位賽,以同樣3階段卻是縮短成為12分鐘、10分鐘以及8分鐘,並分別指定使用黃色輪胎、黃色輪胎、紅色輪胎的方式,來決定所有車手在下午衝刺賽的出發順位,衝刺賽則同樣維持前8名車手取得積分的制度。

整體而言,全新賽制,把傳統比賽周末加入了另一個縮短版的賽事,讓比賽3天都會有重要的賽事,供車迷觀賞。對於觀眾是否能有吸引力,仍有待實際實行後才能確認。


Felipe Massa可能採取法律手段爭取2008年的世界冠軍

前F1大老Bernie Ecclestone在澳洲站時透露,其實他與時任FIA總裁Max Mosley在2008年就已經掌握Renault指示車手Nelson Piquet Jr.撞車以讓Fernando Alonso奪冠的資訊,只是為了保護F1運動而選擇不說。由於規定是在頒獎典禮之後就不會再改變成績,因此他們選擇讓賽季繼續發展至結束。該年的F1世界冠軍由Lewis Hamilton所拿下,成為英國名將的人生首冠。

然而,若F1取消新加坡站的成績,該年年度第2名的Felipe Massa將能一圓宿願,拿下世界冠軍頭銜。該年度的比賽堅持到了最後一刻,Massa率先衝線,Hamilton當時是第6位,Massa原本已經在歡慶世界冠軍,但是其前方的車手Glock失控,讓Hamilton上到第5位,Massa因而以1分之差失去世界冠軍。

如今新的事證出現,若新加坡站因為比賽不公平而取消成績,Hamilton將失去1站第3名,而該站Massa僅以第13名完賽,因此2人的積分將會完全扭轉。Massa表示已請法律團隊進行評估,打算以法律索回自己的世界冠軍。

Massa已經退役,取得世界冠軍的附帶效益其實都已經過期,整個法律程序最主要是為了個人圓夢。然而時間已久,是否可能實現,仍有相當的難度。

Massa只當了短短幾秒的世界冠軍,現在法律戰能還他公道嗎?

Norris抱怨Pirelli倍耐力輪胎表現不佳

澳洲站創下史上最高紀錄的3次紅旗帶來許多爭議。McLaren的車手Lando Norris則將問題歸因於Pirelli倍耐力的輪胎表現不佳。Norris表示Pirelli倍耐力的輪胎在當時的胎溫底下,抓地力的表現遠遠比不上F1這場頂級賽事應該有的表現,也是為什麼重新起跑之後,所有車手的狀況不佳,因而造成嚴重的事故。

無獨有偶的,輪胎大廠Michelin在日前也對重返F1的輪胎供應一事發出評論。令人意外的是,Michelin表示無意重返F1,因為F1主辦單位為了讓賽事好看,讓賽事多了變化,要求輪胎性能要降級,才能讓比賽有更多的變化,與Michelin的發展方向不同,因而不願意重返。

雖然這可能是Michelin談判的手段,但是從這論點來看,或許Pirelli倍耐力並不是唯一一個應該要承擔責難的對象。

輪胎的選擇與設定


2016年曾由Valtteri Bottas駕駛Williams賽車跑出時速372公里的非正式紀錄,巴庫賽道超長的直線與高速的特性,廣為全球賽車界所熟知。加上狹窄的市區路段及與古蹟擦身而過的舊城區,巴庫賽道是條相當嚴苛的賽道,任何失誤都會有極高的代價。

在輪胎使用上,依據過去資料分析,Pirelli倍耐力指出,巴庫賽道的循跡表現屬最高等級、煞車需求則是偏高,路面的抓地力最低、路面磨耗為最低等級,由於多直線路段,側向力最低,車隊下壓力的設定亦最低,輪胎承受的壓力中等。Pirelli倍耐力為亞塞拜然站選擇的是C3至C5最軟3種配方輪胎。


在輪胎設定部份,最低胎壓前後分別為25.0 PSI與23.0 PSI。傾角則是-3.25度與-1.75度,維持不變。


亞塞拜然共和國簡介

Azerbaijan亞塞拜然共和國位於裡海的西岸,北臨俄羅斯、西連喬治亞、亞美尼亞、南接伊朗,是以伊斯蘭信仰為主的國家,主要是回教什葉派。由於其與亞美尼亞之間有深厚的歷史關係,因此其在亞美尼亞的國境包圍之中,還有幾塊主權屬於亞塞拜然的飛地,包含與土耳其接壤的納希契凡自治共和國。雖然納希契凡同樣宣告獨立,但是國際上並未承認,仍認為其屬於亞塞拜然,因此在地圖上亞塞拜然共和國的國土是分離的2塊。

亞塞拜然共和國是伊斯蘭世界第1個民主共和國,後來併入蘇聯,再於1991年獨立。因為歷史淵源,其國土有部份是位於亞美尼亞境內的飛地。 (圖片來源:Google Maps)

位居交通要衝,為三國勢力所圍繞

亞塞拜然位居高加索山南側,位居黑海與裡海之間,位居交通要衝,周邊又有俄羅斯、土耳其與伊朗等3股大國勢力,歷史發展與3國之間有極深的淵源。其最早在1918年趁十月革命之後宣布獨立,是伊斯蘭文化首個民主共和國。然之後併入蘇聯,直到1991年在蘇聯解體之前獨立。

亞塞拜然的國旗以藍色與綠色分別代表緊臨的裡海與高加索山,以弦月與星星代表伊斯蘭文化。紅色則是進步與未來。

亞塞拜然東臨裡海,是高加索地區的交通要衝。

在經濟上,亞塞拜然盛產石油與天然氣,並是俄羅斯石油與天然氣往南及往歐洲輸運的樞鈕,是主要收入來源,在過去蘇聯時代,是少數不需要中央政府補助的共和國。近年將石油收入做為扶植新產業的財源,大力發展通訊、交通、旅遊、農業等產業,並投入大量資源進行基礎建設。

亞塞拜然政府利用石油資源,大力發展產業,並進行基礎建設。

辦F1比賽的Baku巴庫,是亞塞拜然共和國的首都,位於裡海西岸的Absheron半島的南岸,隔裡海與土庫曼相望,是裡海最大的港口。巴庫的開發在西元前3世紀左右開始見於文獻,並有長久石油開採記錄,是極為富裕的地區,也讓巴庫的市區充滿具有歷史意義的古蹟,並有多項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定為世界文化遺產。

Baku是亞塞拜然的首都,擁有豐富的歷史古蹟,以及新穎的開發與建設。

巴庫與臺灣在夏季時差為4小時,因此預定在當時間下午4點10分起跑的比賽,臺灣時間則為晚上8點10分。

 
 

賽事介紹

在這樣具有歷史價值的城市中,巴庫賽道並不是重新建設一條全新的封閉式賽道,而是在眾多歷史建築之間,按照選定路線,鋪設一條符合FIA安全要求的賽道,使得巴庫賽道成為一條融通古今的街道賽道。

巴庫賽道是亞塞拜然政府著眼於觀光產業發展、F1營運公司FOM企圖擴大市場版圖之下所產生的最新結果。雙方於2014年正式簽約,並在2016年的F1賽季正式加入F1賽事之中。

按慣例,巴庫賽道由建築師Hermann Tilke所設計。在實際勘察後,Tilke選擇在巴庫海濱地區的街道中,規劃出6.003公里長的路線,採逆時針進行,共計有20個彎道,起跑點則設置在政府大樓前的Azadlig廣場。

德國籍的Herman Tilke,是近年F1當紅的賽道設計師,巴庫賽道亦是由其所設計規劃。在2016年22站賽事中,共有巴林、中國、俄羅斯、亞塞拜然、奧地利、新加坡、馬來西亞、美國、墨西哥、阿拉伯聯合大公園等10站賽道,均是由其設計及重新設計。

賽道攻略


巴庫賽道起跑大直線,就在政府大樓與裡海海濱之間,長度達1,500公尺,佔單圈長度達1/4,在比賽進行之中,車手預期將能達到時速345公里以上的高速,顯然對於下壓力的設定必須要降至最低。

一眼看不到底的大直線達1,500公尺,是車手挑戰極速的地方。

在大直線之後,則是直角向左的1號彎,接上以俄羅斯詩人A. S. Pushkin為名的道路上。這段長度亦有300公尺,對F1車手而言,輕鬆達到260公里以上的車速不成問題。

在此車手又必須減速,再以直角向左的2號彎,繞到市政府大樓的後方,迎接車手的,則是長達1公里的Khagani大街的直線,車手再次需要油門全開,以超過330公里的高速,在此競逐。而此地設定為DRS作動區之一,車手則還必須慎防後方車手的突擊。

DRS的對決,是第2長直線的重點。

第3號彎又是一個向左的直角彎,在通過Sahil花園旁240公尺的直線之後,接著則是4號的向右直角彎。這些沿著新城區賽道的路線,繞成了一個長方形的區塊。這2個彎,車手過彎速度均在每小時100公里左右,是全場少數低速的路段。

4號彎之後的路段略帶彎曲,而接著則是先左後右的5號6號複合彎,接著進入頗具地中海風情的商業區,有許多的名品專賣店以及餐廳、咖啡店座落於此。而此地的商店匯聚,也預告著巴庫市區最著名的觀光景點「內城」已在不遠。

內城區:與世界文化遺產共舞

8號彎入口這個內城的塔樓,是最讓觀眾驚奇的設計,一方面為了車手的安全擔心,另一方面也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安全擔心。

在直線底車手將會面對一個小於90度的向右7號彎,再走一小段距有歐洲風情的市場之後,就在8號彎進入全賽道最狹窄的路段。這段沿著內城所設定的賽道,寬度自然不如現代道路,而左轉的8號彎,寬度僅有7.6公尺,比澳門東望洋賽道最狹窄之處也僅大了40公分,對車手的挑戰極大。而對觀眾而言,則可以看到最先進的汽車工藝品在世界文化遺產之旁飛馳而言,頗有時空交錯之感。而面對古老城堡的壓力,車手必須在此前超過時速200公里的車速,硬煞至時速100公里以下,方能通過。

在繞著舊城區的部份,賽道左側便是舊城區的圍牆,右側則是現代化的建築,賽車將會經過見證長久歷史的城門等景點。在原有的石鋪路面上,賽會更鋪上了暫時性的柏油路段,以便賽事的進行。有些路段,舊城的石柱與塔樓就直接沒有防護地聳立在賽道旁,令人為車手擔心,也為舊城擔心。

為了營造獨特的新古交錯時空感覺,亞塞拜然站的內城路段成為其特色。為保護原本的石塊路面,賽會先鋪上了砂土,才在其上鋪設柏油,以利賽事進行。

8號彎至11號彎是沿著城區的連續彎道,速度並無法太高,而在通過12號彎之後,車手轉上了內城外圍的外環道路,車速可以再次提高,街邊景色亦回到了現代的氛圍。沿著道路的曲折,有了變化不大的13號彎與14號彎,車手並不需要煞車就可以快速的通過,車速亦漸次提升到每小時310公里。

離開內城區的11號彎,車手將回到現代化的城市街景。

15號彎的角度較大,入彎處亦較為複雜,車手需要較精密的處理,車速亦降至時速100公里。出彎後的直線則會經過國家科學學院以及音樂廳。而這裡亦是小山丘後下坡之處,車手的眼前將再次出面裡海海濱的美麗景象。

下坡之後的16號左彎,帶著車手再次沿著海濱旁的大道前進,而途中的18號彎還會經過舊時防衛用的高塔。不過車手也沒有閒暇可以左顧右盼,在19號及20號彎的曲率並不大之後,緊接著1,500公尺的大直線,車手在此可以全油門到底,挑戰車輛的極速,試圖超越前方的對手,並小心防守後方DRS啟動的追兵。

18號彎再次出現古蹟的塔樓,但車手已要準備全油門的拼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