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GP
摩納哥站
Monaco
排位賽:2012/05/26 12:00 (台北時間 05/26 20:00)
正 賽:2012/05/27 12:00 (台北時間 05/27 20:00)
May 27, 2012
城市 Monaco
賽道名稱 Circuit de Monte Carlo
賽道長度 3.34 km
總圈數 78
比賽總長度 260.52 km
排位賽成績正賽成績
[F1專欄]Bernie Ecclestone積極鼓吹倫敦市街道賽
F1摩納哥站排位賽:Michael Schumacher奪下復出後首座桿位
向前輩致敬,Renault Alpine A110-50概念賽車現身
1 M. Webber Red Bull
2 N. Rosberg Mercedes AMG
3 F. Alonso Ferrari
4 S. Vettel Red Bull
5 L. Hamilton McLaren
6 F. Massa Ferrari
7 P.di Resta Force India
8 N. Hulkenberg Force India
結束了西班牙站的爭奪後僅兩週,F1車隊開拔到了法國南部、準備即將來臨的摩納哥站GP大賽。摩納哥站GP大賽與美國Indianapolis 500英哩大賽、法國Le Mans 24小時耐久賽並稱「全球賽壇年度三大盛事」!今年更是碰上了摩納哥站GP大賽與美國Indianapolis 500英哩大賽同一天舉行的盛況。

今年更是碰上了摩納哥站GP大賽與美國Indianapolis 500英哩大賽同一天舉行的盛況。

2012年賽季可謂黑馬頻出,西班牙站Williams車隊拿下了自從2004年巴西站由Juan Montoya奪冠之後的第一場勝利更讓不少人跌碎眼鏡。本賽季有趣的現象是前五站比賽出現了五位不同的冠軍車手,最近一次前五站出現五位不同的分站冠軍要追溯到1983年,如果本週末產生第六位不同的分站冠軍,那麼這將是F1歷史上首次出現這種情況,也替今年慶祝第70屆的摩納哥站GP大賽寫下另一個傳奇。

本季前5站結束後,衛冕世界冠軍Sebastian Vettel與Fernando Alonso共同領先車手積分榜,考量到F2012賽車的性能劣勢、Sebastian Vettel的表現絕非讓人滿意。最近五屆摩納哥站GP大賽共有五位不同的車手暢飲冠軍香檳:分別是Sebastian Vettel、Mark Webber、Jenson Button、Lewis Hamilton與Fernando Alonso。本週末更將有七位曾經在這裏奪冠的車手出現在賽道內,可說是人人有機會、個個沒把握。Red Bull車隊領隊Christian Horner更指出過去想在F1賽道取得成功其關鍵在於賽車空氣動力效率,但今年一切都關乎於掌握輪胎的表現。

Monte Carlo賽道的特色大幅增加了超車的難度,這就使得輪胎策略變得至關重要。2012年賽季Pirelli輪胎廠所準備的全部六款輪胎中、配方最軟的輪胎:P Zero紅色超軟胎將在本週末的摩納哥站首次登場!除了超軟胎之外,車手的另一個選擇是P Zero黃色軟胎。P Zero紅色超軟胎是從2011年賽季保留至今的唯一輪胎配方,不過由於輪胎輪廓發生了變化導致胎肩部分的磨損率有所降低,可有效緩解起泡現象,這意味著超軟胎將更加耐用。就賽道路面摩擦力而言,Monte Carlo賽道堪稱全賽季最低水準,賽道平均速度也偏低 (它擁有全賽季速度最低的髮夾彎,過彎時速僅為時速47公里),這代表著對輪胎的磨損很小:P Zero黃色軟胎能堅持跑完50圈甚至更多,這使得「一次進站」策略成為可能。

要想在Monte Carlo賽道擊敗對手,賽車需要有足夠的下壓力以及出慢彎時良好的抓地力,這方面Williams車隊似乎很有心得。

不可否認摩納哥站GP大賽就像是是此地的賭場,獲得成功絕對需要運氣。目前各隊的賽車實力都無法全力發揮,微弱的優勢或極小的錯誤都有可能對比賽結果造成很大影響。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就是排位賽成績的重要性:前面五站比賽有四站的分站冠軍都是由第一排起跑的車手所獲得,而在最近11屆摩納哥站GP大賽中,桿位車手奪冠的情況出現過7次,當然如同1996年法國車手Olivier Panis在傾盆大雨中從第14位起跑但最終奪冠的情節也曾經發生。2011年Monaco站GP大賽前三名的車手採取了三種不同的進站策略:Sebastian Vettel選擇進站一次、Fernando Alonso選擇進站兩次而Jenson Button選擇進站三次。最後得益於紅旗的出現,Sebastian Vettel奪下了分站冠軍,這對其他車隊的比賽策略制定也是一種啟示。預料週日各隊將採用兩次或三次進站策略(一次進站費時25秒),電腦模擬結果顯示本週末首次啟用的P Zero紅色超軟胎能在賽道內工作8圈的距離。

而要想在Monte Carlo賽道擊敗對手,賽車需要有足夠的下壓力以及出慢彎時良好的抓地力,這方面Williams車隊似乎很有心得:FW34賽車在西班牙Catalunya賽道最慢的第三計時段表現突出,而Lotus車隊的E20賽車也不能忽視,過去兩站比賽Kimi Raikkonen顯然都認為自己還能做得更好,本週末他或有望成為本季第六位分站冠軍得主。反觀F2012賽車在低速彎的抓地力表現不算是好,不過西班牙站的成績讓車隊為之一振,畢竟紅軍自從2001年以來還從未在此地取勝過。我們還不能忽略天氣因素:週四的第一次自由練習時段已經出現降雨,天氣預報顯示週六排位賽與週日正式比賽過程也可能會降雨,這有可能打亂各隊的佈局。

由於賽道是位在摩納哥的Monte Carlo區,因此摩納哥站又稱為Monte Carlo GP。
位於摩納哥Monte Carlo賽道全長3.340公里,由於平均速度僅為160公里每小時,因此摩納哥也成為了全年比賽中最慢的一站比賽。週四的練習時段結束後,Mercedes與Ferrari車隊都對本週末的比賽加強了不少信心,加上天氣預報顯示雨神很有可能拜訪,加上新車隊及新車手的變數,今年的摩納哥站將充滿不確定性。

位於法國南方地中海峭壁旁的山腳下,摩納哥是一個面積僅有1.95平方公里的小公國。由於地理環境特殊,讓位於地中海氣候帶的摩納哥有著極為舒適的氣候,加上在1856年為解決財政赤字而開始設置豪華的大型賭場,讓摩納哥成為歐洲富豪與王公貴族最喜歡流連渡假的地方,亦讓摩納哥成為眾多富豪人家群聚的所在。而由於賭場的收入已足以支持國家的財政,免稅的條件,更形吸引更多高所得人士在此置產設籍,而因此摩納哥亦不但成為眾多富人避稅的天堂,亦成為眾多當代F1車手選擇的居所。

由於賽道狹窄,因此在起跑後的第一彎Sainte Devote時常會發生撞車意外。
而由於吸引了眾多多金人士的聚集,讓摩納哥在賽車這項高消費能力的運動上有著極早的起盟,像是以附近山區所進行的越野賽事,不但是現代越野賽事的濫觴,亦是現在WRC賽事中極具盛名的一站。而在這樣的情勢之下,講究汽車工藝極限的F1賽車,在摩納哥的街道上舉行競技,亦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整個摩納哥可以分為Monaco-Ville、Monte-Carlo、La Condamine及Fontvieille等四區,而F1賽事進行所使用的道路,大部份在Monte-Carlo區,因此摩納哥站亦常被稱為蒙地卡羅賽道。在1909年,與王室關係良好的煙商Alexandre Noghes擔任摩納哥賽車俱樂部的會長,揭開了蒙地卡羅越野大賽的序幕。而其子Anthony Noghes進一步建議俱樂部可以在摩納哥的街道上舉辦大型的賽事,在當時的王子Louis II的支持下,1929年舉辦了第1屆的Monaco大獎賽,不但讓摩納哥大賽車成為歐洲賽車界的盛事,並為日後F1賽事打下根基。而在長年的經營之下,摩納哥站以其優美而奢華的環境、狹小彎曲大幅起伏的地勢,成為F1賽事之中唯一的街道賽,亦成為考驗F1車手技術與車輛耐用度最為嚴苛的賽道。但在此同時,摩納哥亦成為車手與車迷心中最為迷人的賽道。

摩納哥的髮夾彎可算是全F1賽程中速度最慢的彎角。
雖然僅是從平日的街道臨時改裝而成,摩納哥賽道卻卻充滿F1車迷耳熟能詳的特殊地標:例如Rascasse彎道、Tunnel隧道加速區、Casino square賭場彎與Swimming pool complex游泳池彎等。街市賽道沒有緩衝區,車手在彎道中稍有不慎輕則損壞車身並喪失寶貴時間、嚴重者馬上提早收工打道回府,在這裡出賽的心理壓力自然也比其他場地高出許多。過去F1隊伍在Monaco總苦於缺乏永久的Pitlane維修區域、成績較差的部分隊伍甚至得忍受「帳棚式」的臨時Pitlane待遇。幸好這樣的惡夢終於在走入歷史,耗資3500萬美金、位於Swimming Pool區及Rascasse彎道之間的全新豪華Pitlane於三年前啟用,Monaco賽道又增加了一個新地標。

受限於街道賽的先天環境不良,因此摩納哥賽道的起跑點,是在一個右曲的大彎道中間,因此摩納哥站亦是F1賽事之中,唯一無法在起跑時一眼望盡所有參賽車輛的賽道。在這個賽程中時速可以達到每小時265公里以上的大彎道上起跑,車手並沒有辦法有太多時間可以加速,因為緊接而來的Sainte Devote右轉彎道正是摩納哥站每年的重頭戲所在。由於賽道過於狹小,因此若不能掌握起跑這段較寬路面的機會進行超越,即便座駕擁有較佳的性能,在摩納哥賽道上依舊可能被起跑領先的車手沿路阻擋,無法發揮,因此起跑的名次,對於比賽的成績格外的重要,在車手互不相讓的情形下,這彎道每每成為眾多名貴賽車的墳場,讓許多車手提前退賽。

隧道路段是摩納哥賽道裡速度最高的區域,時速通常可以達到280公里以上。
而在眾多對手夾縫之間殺出的車手,在以時速112公里出彎後,可以大腳油門,一直到著名的Casino彎之前,車速可以達到時速273公里以上。而在Casino彎之後,車手所面臨的是一段長長的上坡路段。由於Monte-Carlo區是依著山壁而開發的區域,因此此處的坡度亦是F1之中少見的,而車輛在動力上的差距在這裡可以明顯看出。

而在Mirabeau彎角處,F1車手來到了Monte-Carlo賽道的最高點。但可別以為這樣就可以鬆了一口氣,因為接下來才是F1賽事之中最為困難的關卡。在之後的大角度下坡處,眾家車手將會面臨到全年F1賽季之中最慢的一個彎角。在長時間催鼓車輛的動力之後,在這個短短的下坡,車手必須以2檔將車速限制在80左右,這對引擎的散熱與剎車系統的作用是極為嚴苛的考驗。許多通過起步混戰的車手,常在此發生機械故障,帶著縷縷的青煙,退出了比賽。

碼頭區是多金人士的看台,這些人大多都擁有自己的遊艇,因此可以躺在船上喝著香檳、吃著美食觀看比賽。
而這段下坡的克制,就是為了要攻克著名的Grand Hotel髮夾彎。在僅能容納兩輛車寬的道路上,我們可以看到平日風馳電掣的車手,乖乖地將變速箱排入平日除起跑外沒機會使用到的1檔,以時速45公里的速度,和緩地通過這個半徑狹小的彎道。而在髮夾彎之後,延續著一段不長的陡下坡,車手繼續以80上下的速度,進入Portier彎道,回到了平面。

而在接下來的一段路程,則是讓各家車隊性能與設定原形畢露的關卡。在以2檔時速65公里左右完成Portier彎道後,緊接著是另一段F1賽事之中最特別的高速賽道─摩納哥隧道。這個位於峭壁角下、延著海岸線而挖掘的四線隧道中,F1車手從時速65公里開始加速,一路上爬至6檔及7檔,而時速亦有挑戰每小時300公里關卡的水準。在如此狹小而封閉的環境之中,為了走出最佳的路線、做出最佳的速度,車手不但要全油門到底的在大彎之中奔馳,更需要緊貼著路旁的護欄行駛,除了高超的技術之外,抗壓性與膽識亦是分辨一流與二流車手之間水準的標竿。而從昏暗的隧道之中,高速衝出陽光之下,對於車手眼力亦是一大考驗。而正因為這樣嚴苛的環境,因此隧道出口過去一直是摩納哥站最常發生意外的地方。而近年來為壓制車手的速度,刻意將出隧道的直線加設連續彎道,讓車手在隧道中的速度降至每小時270公里左右。

而即便在新式的設計之下,隧道的難度並沒有降低,因為車手在出隧道後,仍需要面臨著Nouvelle Chicane的挑戰,出口速度的控制與路線的掌握,甚至對於強光變化的適應能力,都影響著車手在此的表現。

而在過了連續彎道之後,車手能在後續的一小段直路上,繼續維持200公里以上的高速,隨之以2檔時速140公里左右的速度,高速左彎,進入了富豪最愛的遊艇碼頭區。摩納哥聚集了歐洲的達官貴人,遊艇碼頭便成為眾富豪人家最喜歡的觀戰地區,只見一輛輛F1賽車自港區的道路呼嘯而過,而眾多多金人士站在最頂級的遊艇上,愜意地喝著香檳觀戰,在在見證了摩納哥驚人的生活水平。而在繞過了碼頭區後,車手再繞過幾個3檔及2檔的彎角,便回到了起跑的大彎道,繼續進行下一圈的賽事。

整個摩納哥賽道的長度僅有3.340公里,但由於地勢起伏大、彎道變化多,因此完成一圈的時間亦仍需要1分16.6秒。比賽圈數為78圈,為整個F1賽季之中最多圈數的一站。而由於環境特殊,因此其比賽的總里程為260.520公里,為唯一不達305公里的賽事,但整體的比賽仍需費時約1小時40分鐘以上。

由於摩納哥的比賽過程中幾乎沒有任何超車機會 (除非車手自己犯錯或是下雨) ,只要取得桿位就能夠控制比賽節奏與後方車手的速度、週六排位賽的重要性不言可喻。本季拿過分站冠軍的3位車手都有被看好的理由:Raikkonen與Alonso分別是2005與2006年摩納哥站分站冠軍得主,Felipe Massa則已連續3站包辦桿位,看來今年的摩納哥站冠軍獎盃勢必競爭激烈。

由於摩納哥的比賽過程中幾乎沒有任何超車機會 (除非車手自己犯錯或是下雨) ,只要取得桿位就能夠控制比賽節奏與後方車手的速度、週六排位賽的重要性不言可喻。以這條賽道的特性,週六排位賽能包辦頭排出發的車隊已替週日的比賽中奪冠奠定了基礎。

2008年摩納哥站的勝利是Hamilton甜蜜的回憶。

2008年摩納哥站排位賽由Ferrari車隊的巴西車手Massa以1分15.787秒無可爭議的奪得桿位,也使得他成為了自從1991年的巴西車神Senna之後第一位在此地拿下桿位的巴西車手!2007年Ferrari車隊在這裡慘敗,Massa的桿位是自從2000年Michael Schumacher之後Ferrari車隊在此地的第一個桿位。Raikkonen、Hamilton、Kovalainen、Kubica分列二到五位。週日的正式比賽Ferrari車隊佔據頭排、第二排則是銀箭車手的天下。但週日比賽前下起的大雨打亂了不少車手與車隊的比賽策略,更車手的發揮提出了很大的考驗,Raikkonen由於車隊組員過晚替他換上半雨胎而在比賽遭受進站處罰。

另一方面Heikki Kovalainen也因為引擎熄火而不得不從維修區起跑。多數人預料摩納哥站將是一場沈悶的比賽,但大雨卻帶來了最大變數。McLaren車隊在比賽開始後第5圈就再次遭受嚴重打擊:Hamilton的賽車撞上賽道護墻將賽車右側後輪撞爆胎,他不得不回到維修站換胎。但隨著賽道逐遍變乾,情勢也轉而對Hamilton有利,顯然他計畫利用其領先位置跑出縮短與Massa之間的差距來對抗Massa的「一站制」。 Raikkonen在比賽還剩下9分鐘的時候賽車失控撞上了排在第4位的Sutil,Sutil因賽車無法修理而退賽,但是Raikkonen在更換前鼻翼之後又再次駛上賽道排在第9位。此時不論是Sutil本人或Force India全隊上下都感到十分失望。最後經過78圈的激烈爭奪,McLaren車隊的Hamilton順利扭轉起跑的劣勢,最終打破Ferrari車隊的壟斷並奪得本站比賽冠軍,BMW車隊的Kubica也超越Massa獲得亞軍,從桿位起跑的Ferrari車手Massa最終只獲得第三名,他的隊友Raikkonen則因為最後時刻的失控讓到手的第8名與積分。不過整場比賽最令人遺憾的還是Force India車手Adrian Sutil,他本有希望摘下該對歷史上第一分積分,最後卻報憾而歸。

2009年Jenson Button拿下摩納哥站分站冠軍。

2009年摩納哥站排位賽Brawn GP車手Jenson Button在結束前以微小差距拿下桿位,但令人印象更深刻的是Ferrari車手Kimi Raikkonen異軍突起,他僅落後0.025秒位居次席。另一位Brawn GP車手Rubens Barrichello則名列第3位。週日正式比賽兩輛Brawn GP賽車選擇搭載超軟胎開局,兩位車手的起跑都十分完美。使用硬胎的Kimi Raikkonen不但無法超越Jenson Button,反而被後方的Rubens Barrichello擠到第3位。後面的車手次序則沒有改變,第4到8位分別是Sebastian Vettel、Felipe Massa、Nico Rosberg、Heikki Kovalainen和Mark Webber。西班牙車王Fernando Alonso排名第9位。Lewis Hamilton起跑後仍停在第19位,不過他在第2圈憑藉KERS超越了前方的Jarno Trulli。在此同時領先的Button不斷擴大優勢,10圈之後他已經建立了約10秒的領先幅度,而Rubens Barrichello雖然追不上Button、但也讓後方的Kimi Raikkonen對他無可奈何。第12圈時Toro Roso新人車手Buemi與Renault車手Nelson Piquet Jr發生碰撞意外,Buemi立即退賽、Nelson Piquet Jr一度希望把賽車駛回維修區進行修復,但由於損壞嚴重也只好退賽。比賽最後20圈時,領先集團的車手開始減慢速度、放棄超越前方車手的企圖。最後Brawn GP車手又一次包辦本站比賽冠亞軍,英國車手Jenson Button取得本賽季第五座分站冠軍。Ferrari車隊也拿到了令他們欣慰的第3、4位,Kimi Raikkonen本賽季首次登上頒獎台。第5至第8位分別是Mark Webber、Nico Rosberg、Fernando Alonso和Sebastien Bourdais。Giancarlo Fisichella則以2秒的差距和積分擦肩而過。

2010年從桿位出發並一路領先的Mark Webber毫無意外的摘下了摩納哥站分站冠軍,這也是他職業生涯的第四場分站冠軍。

2010年摩納哥站排位賽經過了一個小時的競爭後,Mark Webber再次於最後一刻發威拿下桿位,也替Red Bull車隊延續了「連續6站桿位」的紀錄。波蘭車手Robert Kubica異軍突起站上第2位,這也是他本賽季代表Renault車隊首次殺進頭排。德國小將Sebastian Vettel則在最後關頭闖入第3位,最失望的莫過於西班牙車王Fernando Alonso,他在第三次練習時段發生了撞車導致懸吊系統完斷裂,由於無法及時修復、Alonso只能選擇退出排位賽,週日他將換上新的底盤從維修區出發。

週日正式比賽Red Bull車隊兩位車手的起跑表現都很出色,桿位車手Webber輕鬆領先通過1號彎道,隊友Vettel也利用了Kubica的起跑失誤迅速上升至第2位,在彎道中Kubica幾乎被後方的Felipe Massa超越,所幸最後仍安全守住排名。起跑策略成功的Rubens Barrichello從第9位升至第6位,在出發的混亂場面中Michael Schumacher利用機會上升了一個名次。起跑第一圈還為結束,新秀車手Nico Hulkenberg就在隧道中失控後撞上護欄,他的FW32賽車靠著慣性力量貼著護欄滑出隧道出口後才停止,滿地的碎片滿地導致大會第一次派出安全車,幸運的是Hulkenberg安然無恙的走出賽車。

過去5站比賽我們見證了Pirelli輪胎對比賽最後結果的影響,車手如何善用本站啟用的超軟胎?這將成為勝負關鍵。

發現大會派出安全車之後,從維修區起跑的Alonso立刻抓住機會進站換胎,由於從最後一位起跑、Ferrari車隊為他擬定了超長距離的一停戰術。比賽第31圈新秀車手Jaime Alguersuari在2號彎道撞上護牆,這時大會第二次派出安全車。比賽進行至32圈時,巴西老將Barrichello在3號彎道撞上護牆,懊惱的巴西車手將方向盤扔向賽道中,卻不料被Chandhok的賽車壓上,這情形與去年匈牙利站排位賽Massa的遭遇十分相似。比賽進行至第44圈時,3號彎的排水蓋發生鬆動,由於F1賽車高速通過造成的暫時真空,排水蓋發生鬆動並不讓人意外。這時大會裁判第三次派出安全車,一圈之後比賽恢復。最後從桿位出發並一路領先的Mark Webber毫無意外的摘下了摩納哥站分站冠軍,這也是他職業生涯的第四場分站冠軍,他的隊友Vettel則獲得亞軍,波蘭車手Kubica獲得第3位。第4位至第11位的車手分別是:Massa、Hamilton、Schumacher、Alonso、Rosberg、Sutil、Liuzzi和Alguersuari。不過比賽結束後大會裁判判決德國車王Schumacher在安全車進入維修區後於最後一個彎道超越Alonso,因此判給20秒的加時處罰。Schumacher的最終排名滑落至第12位。

2011年摩納哥站排位賽最終經過超過一個小時(因Sergio Perez的車禍意外而延長)的競爭後,Red Bull頭號車手Sebastian Vettel無意外的再次以1分13.556秒的單圈成績拿下桿位,去年在此地拿下桿位的隊友Mark Webber今年僅能從第3位起跑。另一個拿下頭排出發位置的將是保護輪胎能力優異的Jenson Button,McLaren車手Lewis Hamilton因受到Sergio Perez車禍意外的影響(最後剩下的時間無法讓他的輪胎達到最佳工作溫度)而最終僅能取得第7位。

週日正式比賽開始之後,Sebastian Vettel的起跑過程沒讓旁邊或後方的對手有機可乘並領先群雄進入1號彎、Jenson Button緊追在後,Fernando Alonso則果斷切入Mark Webber的行駛路線順利搶下第3位。後方車手中,德國老將Michael Schumacher由於起跑過慢被身後的4輛賽車超越後滑落至第9位。

2011年Monaco站GP大賽前三名的車手採取了三種不同的進站策略:Sebastian Vettel選擇進站一次、Fernando Alonso選擇進站兩次而Jenson Button選擇進站三次。最後得益於紅旗的出現,Sebastian Vettel奪下了分站冠軍。

比賽第17圈Red Bull雙雄與Nico Rosberg也接連進站換胎,這時過去很少出錯的Red Bull技師卻兩次出現了右前輪裝卸的失誤,這讓Sebastian Vettel與Mark Webber兩人分別損失了2秒和11秒的寶貴時間,Mark Webber更一路滑落至第14位。出站之後Sebastian Vettel拱手讓出領先位置給Jenson Button。領先群雄的Jenson Button速度逐漸加快,這時他以每圈一秒的速度逐漸開大領先距離,比賽進行至第30圈時Jenson Button已經領先Sebastian Vettel超過14秒,後方的Fernando Alonso則落後3秒,這三位車手組成了第一領先集團。

比賽進行至第34圈時Lewis Hamilton在嘗試超越Felipe Massa未遂時兩人發生碰撞,後者在隧道中意圖變線防守但出現失誤後撞上護牆退賽,這宗意外立刻使得大會出示黃旗並出動安全車。由於安全車壓縮了車手之間的距離,這時兩次進站的Jenson Button與進站一次的Sebastian Vettel兩人之間的差距已縮小至1秒以內,如果之後Sebastian Vettel還要進站換胎、則Jenson Button將有近20秒的領先優勢。比賽進行至第48圈時,尾隨在Sebastian Vettel之後超車無望的Jenson Button選擇第3次進站換胎,出站後他排在第3位並與領先者Vettel之間有17.9秒的差距。在進站前一圈時,McLaren車隊的比賽工程師曾告知Button他們無法確定Sebastian Vettel是否還會再進一次站?緊接著幾圈Button以每圈兩秒的驚人速度縮小與前方車手之間的差距,不過Red Bull車隊維修區內也一直沒有準備幫Sebastian Vettel換上一套新的超軟胎的跡象。最終經過了78圈的爭奪後,Sebastian Vettel採用出乎眾人意料的戰術拿下個人本季第5座分站冠軍,Fernando Alonso與Jenson Button分獲第2位與第3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