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GP
加拿大站
Canada
排位賽:2015/06/06 17:00 (台北時間 06/07 01:00)
正 賽:2015/06/07 18:00 (台北時間 06/08 02:00)
June 7, 2015
城市 Montreal
賽道名稱 Circuit de Gilles Villeneuve
賽道長度 4.361 km
總圈數 70
比賽總長度 305.27 km
排位賽成績正賽成績
[F1] 2015年加拿大站正賽:Hamilton完美演出一吐摩納哥怨氣
1 L. Hamilton Mercedes AMG
2 N. Rosberg Mercedes AMG
3 V. Bottas Williams
4 K. Räikkönen Ferrari
5 S. Vettel Ferrari
6 F. Massa Williams
7 P. Maldonado Lotus
8 N. Hulkenberg Force India
歷經高潮迭起的摩納哥站後,本周末將迎接2015年賽季第7回合賽事:加拿大分站(Formula 1 Grand Prix du Canada),這場比賽有什麼可以期待的呢?

首先Montreal賽道一向是以高速特性著稱,賽車高轉速域加速能力和尾速表現將會是影響排位的一大要件,因此可以推估是Mercede-AMG兩輛W06 Hybrid賽車,可能又要再一次展現強大速度優勢,而且更可怕的是,由於FIA準許車隊於賽季中針對動力系統進行一定範圍的提升,歐洲場邊更傳出Mercedes-AMG已經完成動力升級,並且誓言帶來一場精彩的比賽。至於摩納哥站發聲的尷尬策略失誤,相信車隊也已經完成檢討並做好準備。

加拿大Montreal以高速特性著稱,而這也當然伴隨著許多重煞車區,因此煞車性能調校和輪胎磨耗管理,是除了動力系統提升外的另外一大重點。

輪胎管理將是高速的Montreal賽道重要的課題。

Mercedes-AMG已經完成動力提升,而且應該不會再出現像上一場比賽那般的嚴重策略失誤,銀箭車對在加拿大站估計仍然會有強悍的實力。

不光是Mercedes-AMG完成動力升級,據了解包含Ferrari和McLaren也在競爭壓力下完成動力升級,因此加拿大站需要比的可能就是誰升級的效果、以及誰的空力套件更為出色了,而在各大車隊揚言完成動力升級時,今年賽季動力問題層出不窮的Renault也表示Red Bull車隊會在加拿大站擁有更穩定的表現。


不光只是Mercedes-AMG完成動力升級,Ferrari與McLaren Honda也都揚言提升了自家賽車的動力。

不要忘了加拿大的高速賽道特性,對於使用Mercedes-Benz動力的賽車都有莫大助益,Ferrari在加拿大站中除了要試著追上或超越Mercedes-AMG賽車,Williams估計也會是義大利勁旅主要對手之一。

Williams賽車優勢在摩納哥賽道中佔不到便宜,最後只能以第14和15名完賽,估計本站賽事Williams應該不會讓Ferrari輕鬆拋開,當家資深車手Felipe Massa更明確指出,Montreal賽道特性和摩納哥截然不同,去年Williams在此拿下好成績,特性與去年相仿的FW37賽車理應可以展現不錯的速度;另一方面,芬蘭小將Valterri Bottas面對即將到來的比賽也同樣充滿信心。

除了上述幾支大車隊外,不要忘了來到高速賽到Williams的FW37也同樣將具備相當的速度優勢,估計會是Ferrari本周末的一大勁敵。

至於Pirelli於本站賽事提供的是黃色軟胎與紅色超軟胎,不要忘了也有可能需要雨胎出動的時刻,2011年賽事就曾因滂沱大雨而暫停兩個小時,不過Circuit de Gilles Villeneuve賽道氣象預報中顯示周六當地下午的排位賽濕度約為33%,周日正賽起跑的濕度約為41%,看來降雨機率並不是特別高。

Pirelli於本站賽事提供的是黃色軟胎與紅色超軟胎,但不要忘了儘管目前看來降雨機率不高,但賽道上仍然隨時有無法預測的事情發生。

而由於時差關係,因此2015年F1加拿大站排位賽將在台灣時間2015年6月7日凌晨1點展開,正賽則是在2015年6月8日凌晨2點開跑,所以不想要錯過比賽的車迷,最好提前準備咖啡和機能飲料度過漫漫長夜了!



加拿大站Gilles Villeneuve賽道賽道簡介

加拿大站的比賽在經過一段有如戲劇性的發展之後,在2004年時重回到F1的世界中。由於加拿大國內的禁煙法令生效,使得贊助賽車運動最力的香煙公司無法在賽車場上設置廣告,2004年的F1的賽程之中原本已經抽掉了加拿大站的比賽。但是在當地政府的努力及各種企賽的贊助之下,主辦單位獲得了將近3000萬加幣的贊助經費,得以補助車隊未能從煙商處所獲得的比賽經費,讓加拿大站從2003年年中一度被除名的危機之中,得以敗部復活,重新獲得2004年至2006年的主辦權利。也因為加拿大站到2003年10月中才又被排入賽程,亦讓2004年的比賽成為18場的比賽。

加拿大Montreal從1978年開始舉辦F1賽事,這條賽道原本名為Ile Notre Dame,但為了紀念已去世的加拿大車手Gilles Villeneuve,因此改名為Circuit de Gilles Villeneuve。
F1在加拿大舉行比賽的時程,可以回溯至1960年代,但當時的比賽並不是在現在的Montreal所舉行,而由於Mosport Park與Mont Tremblant兩條分屬英語區與法語區的賽道所交替舉行的。但隨著F1對於安全防護的要求日趨嚴格,這兩條舊型的賽道亦隨著失去了F1比賽的主辦權,並由Montreal所重新整建的Ile Notre Dame賽道在1978年起,拿下了F1加拿大站的主辦權利,成為現在所見的加拿大站。而為了盡速完成賽道的整建,主辦單位將1967年世界博覽會的會場改建為賽道,並採用了折衷的方案,將Montreal市內道路與賽道相連接,以打造出一條符合當時需求長度的賽道,也讓Montreal賽道與澳洲Melbourn賽道一樣,成為賽道與街道混合型的比賽。

Gilles Villeneuve賽道的第一彎是時常會發生撞車意外的交通黑點。
與剛剛結束的Monaco站相比、舉行加拿大站的Montreal的確是樸素了一些。Montreal是加拿大法語區Quebec省的省會、人口僅有100萬出頭,北美職業運動在這裡的勢力也一直都很微弱。曾經唯一的一支MLB大聯盟棒球隊Montreal Expos (蒙特婁博覽會隊) 已經蟬聯「球迷進場人數最少的隊伍」這項寶座長達10年之久後,遷移至華盛頓成為國人熟悉的國民隊、NBA球隊也對Montreal退避三舍,比較值得一提的就只剩下NHL冰球隊伍Montreal Canadians (蒙特婁加拿大人隊) ,Jacques Villeneuve就是該隊的第一號支持者。連該市的奧運舉辦史都不怎麼光彩:1976年Montreal奧運是歷史上少數幾屆賠錢的奧運會,奧運結束後該市一共花了20年才清償完畢所有的奧運比賽場館興建費用。Gillles Villeneuve賽道反倒是Montreal奧運的獲利者。這這條賽道的所在地Notre Dame人工島就是該市為了舉辦1967年世界博覽會及1976年Montreal奧運會特別興建。Pit區域後方的Paddock位置就是當時奧運會舉辦划船比賽的地點。

L'Epingle髮夾彎是超車的好地方,但也考驗著煞車系統的散熱性能。
Montreal或許乏味,Gillles Villeneuve賽道卻充滿熱情。有人說過Gillles Villeneuve是Enzo Ferrari (Ferrari車廠創辦人) 生前最喜歡的車手,原因就是Gillles Villeneuve是一位熱情洋溢、坐進賽車駕駛座之後就奮不顧身爭取勝利的賽車手。Gillles Villeneuve賽道果然也不負這位「加拿大史上最偉大車手」的名號,總是提供最刺激的比賽過程給F1車迷。1997年法國車手Oliver Panis在這裡發生雙腳骨折的撞車意外,1998年比賽起跑後不久Benetton車隊的Alex Wurz整輛車騰空飛起的鏡頭也被選入美國SI運動畫刊的年度照片。賽道最後一段高速路段後的減速chicane是許多車手的葬身地:1999年的加拿大站比賽中三位世界冠軍車手Michael Schumacher、Jacques Villeneuve與Damon Hill都在這裡撞車,也替這面輪胎牆搏得了「世界冠軍之牆」的稱號。

這兒就是讓許多世界冠軍退賽的世界冠軍之牆,2005年賽季在此撞牆的只有BAR車隊的Jenson Button。
整場比賽維修區旁的大直線開始進行。在比賽進行之中,這是一段可以突破時速300公里關卡的直線,但是在起跑圈時則是處處充滿殺機的陷阱。因為起跑之後不久,就會碰到由前兩個彎道所組成先左後右的連續彎道,車手必須將車速壓至到110公里上下,在2倍重力的側向力拉扯之下,與眾家車手爭道,取得先機。而在第1個彎道路線的好壞又決定所爭奪位置能否存活超過10秒,因為接下來的Coin Senna髮夾彎,則是需要以時速80公里過彎的小彎,在第1個彎道爭取到好位置的車手,除了需有精準的配速以維持第2個彎的路線外,還要防止地面灰塵對抓地力的影響,穩定地操控車輛。

而在彎道接近180度的髮夾之後,車手開始有一段接近直線的大弧線可以全油門狂奔,在到達3號與4號彎之前,車速可以到達每小時250公里以上。而接著又是彷彿重演歷史,全力剎車,再次切進先右後左的連續彎道。而這之的曲率變化較為和緩,因此車速還能保持在時速140公里左右。

而接下來一段時速250公里左右的5號彎,車輛再次來到一組連續彎,又是需要降至2檔的低速,車輛剎車系統的耐久性開始出現考驗,而輪胎的耐用性的影響亦會浮現。而過了7號彎之後的大直線,則是讓車隊又愛又恨的地方,可以上看時速320公里的路段,自然對於下壓力的調校會希望越小越好,以減少阻力,但是與那麼多組的連續小彎相較,如何取捨,成了車隊技師功力之所在。

Kubica驚心動魄的撞車意外,絕對是加拿大站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畫面。
令車手討厭的小彎又在大直線之後緊接襲來,剎車再次到底,車速降至100,檔位來到2檔,小心地繞過了8號彎道,接上了較和緩的9號彎,車速開始提升,但是動力與下壓力的平衡,是車手能否不必開進緩衝區的關鍵。隨著曲率慢慢變小,車速再次上探250公里;去年BMW車手Robert Kubica就是在此發生意外:Kubica在此一高速左彎失控,賽車直接撞向右側護欄;驚心動魄的畫面,堪稱近幾年來F1最嚴重的意外事件。而今年主辦單位也特別針對此處護欄進行修改,以避免同樣的意外發生。

通過T2計時段,此時賽道來到全場最難以處理的L'Epingle髮夾彎,小半徑、大曲率的變化,沒有足夠的減速是無法避免衝出賽道。這個全場唯一的一檔彎,可以讓F1車手乖乖地以市售車的時速80公里,一一排列整齊的過彎。

之後的路程,就是Montreal站的最後一段,筆直的直線,讓車輛的馬力可以盡情的發揮,車速可以一路從80加速至240乃至於320公里,極其精采。但是直路底又是一個加拿大站的特產─連續彎道,車手再次需要在2秒之內減掉200公里的時速,才足以安全地切入彎道。而在這彎道的出口之處,有著一堵著名的世界冠軍之牆,在同一場比賽之中,曾讓Michael Schumacer、Damon Hill、Jacque Villeneuve分別撞上了護欄而退出了比賽。而之所有讓眾多一線車手都會如此拼命的原因在於,越靠近護欄,越接近那條最好的線,車輛的速度亦會越快。但是在前半段的彎道之中,車手可能就使用過多的路沿石,讓車輛失去平衡,而眾多高速直線道的場地,讓許多車隊在下壓力的設定上有所取捨,因此一線車手,每每在全球車迷的矚目之下,帶著不安定的後軸,盡可能地緊貼護欄前進。而任何一丁點的失誤,就造成了完賽與退賽之間的兩極結果。

Gillles Villeneuve賽道上總是充滿意外並不是沒有理由:這是一條高速直線道與低速彎結合而成的臨時跑道,有點類似Monaco與Monza的混合版本。F1賽車在這裡的極速超過320公里/時,在全年賽程中僅次於Monza與Hockenheim賽道。Gillles Villeneuve賽道也有「煞車裝置殺手」之稱,連接在高速彎道後的減速彎讓F1賽車必須在4.5秒內從時速320公里減速到70公里,車上的煞車碟盤在1秒鐘之內就會從攝氏450度的工作溫度上升到攝氏1000度。1999年H-H Frentzen在這裡發生了罕見的「煞車碟盤破裂」意外,也難怪所有的F1車隊都在這裡拿出最大的煞車碟盤散熱裝置。Montreal賽道的特性相當的兩極,不但有著極小而狹窄的彎道,亦有許多讓車手可以高速狂飆的路段,下壓力與抓地力的平衡,多變的特性,讓其成為相當受歡迎的一站。而Montreal賽道濃密的樹林,以及Montreal市優美的風景,亦讓在此觀戰成為視覺上的享受。Montreal站的比賽時間大約需要1小時30分左右,才能夠完成70圈的比賽。